桃園秋日新玩法 風箏節首創空中風箏劇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10 月 21 日訊】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國際風箏節一連兩天(19、20日)在桃園登場,今年以童話為主題,由來自瑞士的13公尺阿拉丁神燈風箏揭開序幕,還有包括德國、法國、瑞士、美國、韓國、台灣的風箏好手到場,放飛近千隻造型風箏,讓遊客大飽眼福。

    13公尺長的阿拉丁風箏,桃園吉祥物ㄚ桃、園哥,和來自瑞士的瑞士牛、小熊風箏、瑞典的彼得森農夫、卡通人物,佔領天空,彷彿在空中打開一本童話故事書,讓現場大小朋友歡呼連連。

    遊客:「看到滿天的風箏在飛,很壯觀。」

    瑞士風箏達人 Marcel Burri:「阿拉丁是非常特別的風箏,我用約三個月製作,特別為了亞洲行而做,這場地對風箏飛行非常非常棒,加上很棒的人們,美好的景色。」

    桃園市觀旅局長 楊勝評:「這次的國際風箏節,項目非常的琳瑯滿目,我相信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歡,尤其很多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這裡放自己的風箏也非常的好玩。」

    今年桃園風箏節首創空中劇場,在空中上演史艷文戰藏鏡人、西遊記、鳳凰于飛等劇碼,以精湛的特技風箏表演技巧,讓民眾大開眼界。

    特技風箏 吳姿穎:「(鳳凰于飛)根據一剛一柔的對比,去做一個故事的撰寫,再搭配上音效,還有音樂的剪接,讓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看得到,很容易的就可以透過音樂跟音效,去了解整個故事的串連。」

    特技風箏 陳正廷:「我們在想說傳統的布袋戲可不可讓它升空,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去搜尋,把它真的做成一隻風箏。」

    風箏設計成四條線控制,可以在空中暫停、後退、旋轉,飛起來活潑、生動。

    近千隻風箏翱翔在草地上空,非常壯觀,觀旅局表示,兩天活動共吸引近十萬民眾和國內外遊客共同參與。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淑霞 張年潔 台灣桃園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