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法制立院公聽 應對新型態紅色威脅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11 月 28 日訊】立法院28日召開公聽會,藍綠陣營學者,討論8個版本的「反滲透法制」。民進黨主張,自己版本是影響最小範圍;也有學者希望,後續加入「統戰揭露機制」。沒有提案的國民黨,提出多項質疑點,兩方密集攻防切磋。

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顏建發:「即使因為訂了這個法,而民進黨輸了這選舉,我覺得也認了。因為這東西太重要,這不是政黨問題,是人民安全問題。」

支持學者認為,中共是各國重視的最大滲透來源,台灣在壓力最前線,應該跟上國際腳步。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教授 董立文:「2017美國國家安全報告,提出『非傳統情報收集者』,指的就是專家、企業、學者,就有新型態的情報戰。」

台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員 宋承恩:「用影響力的戰爭、影響力滲透方式,來看這些問題。」

國民黨代表批評,在選舉前修法,動機可議,首要質疑點,「境外敵對勢力、武力對峙」,定義不明,如果指名中共,可能影響交流。支持方認為,立法就是為了兩岸健康交流,而且在國民黨完全執政時,已經引入法律。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 吳育昇:「問題是你講是中共情況下,也違背了蔡英文總統所講的,維持現狀。」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教授 董立文:「中共2000年的台灣問題白皮書,已經清楚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這就是企圖顛覆我們國家。兩岸還是一樣要交流,所以我們今天只是處理中共對我們台灣的滲透。」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黃國昌:「前朝(國民黨完全執政)的國會,在國家情報工作法,適用了『境外敵對勢力』。2015年修法時,似乎沒聽到這樣論調,說總統大選年不該推動修法。」

反滲透法制立院公聽,焦點之一,在「境外敵對勢力」定義。(NTD製表)
反滲透法制立院公聽,焦點之一,在「境外敵對勢力」定義。(NTD製表)

藍營(國政基金會外交國防組顧問)陳以信擔心,台灣周邊保護漁民或主權爭議時,曾發生接近「武力對峙」狀態,難道日本、菲律賓是敵對勢力?國際法學者宋承恩則認為,護漁不屬於武力對峙。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 吳育昇:「防衛性民主我贊成,但如果防衛民主去傷害我們台灣,難能可貴包含黨外到民進黨,多年建立的民主機制,值不值得?」

國民黨其次憂心,「滲透」等用語不明。董立文列舉,國民黨團曾表態可接受的澳洲版法律模式,參考定義。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教授 董立文:「滲透的定義,是境外勢力進入台灣各層面,意圖操控、改造、或影響,台灣政府決策及民主程序。用最小範圍的定義。」

國民黨還質疑,重大法案卻沒有行政院版,此外也要求在內政委員會妥適討論。民進黨回應,5月以來多黨陸續提出八個版本,一直被國民黨阻擋。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張東旭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