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6000玻璃瓶建造瓶子屋 單親媽走出悲傷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12 月 21 日訊】在巴西聖保羅的伊塔奧卡農村,一位單親媽媽為了走出失去兒子的憂鬱,利用回收來的6,000多個玻璃瓶,建造了一座玻璃瓶屋,房屋結構、牆壁,廚房、臥房到浴室,甚至院子的矮牆都是各式各樣的玻璃瓶堆疊而成,堪稱是環保又別緻的綠建築。

    各式各色的玻璃瓶堆疊成的房屋外牆,日光透進來成了各種顏色的光點。單親媽媽馬丁斯(Ivone Martins)看到村裡有許多廢棄的玻璃瓶後,產生了建造瓶子屋的想法。收集足夠的空瓶後,先鋪上一層水泥再疊上一層玻璃瓶,慢慢地砌出一道瓶子牆,最終完成了這高三公尺、寬九公尺、長八公尺的簡易小屋,瓶子屋不僅降低建築成本,而且還有助於環境保護。

    瓶子屋屋主 伊馮 馬丁斯:「這裡有超過10,000個玻璃瓶。我在2017年11月開始蓋瓶子屋,當我開始建造時,堅持著回收村里的瓶子。」

    未婚媽媽馬丁斯獨自扶養孩子長大,母兼父職的她讓孩子們覺得非常驕傲,但馬丁斯不幸遭遇喪子之痛,建造瓶子屋讓他擺脫悲傷及憂鬱,讓他勇敢了起來。

    瓶子屋屋主 伊馮 馬丁斯:「我蓋瓶子屋是為了擺脫憂鬱症,也因此活了過來。我本來可以用其他東西蓋房子,但因為我無力購買材料,於是想到用回收玻璃瓶來建造。」

    現在馬丁斯可以和女兒悠閒地在瓶子屋內喝杯咖啡,但他認為瓶子屋並不就此結束,他正在思考如何將其他回收材料用於製造房屋家具上。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書荷 綜合報導

    【大千世界 Amazing World】YouTube頻道&完整版影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