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武漢肺炎台灣科學家串連 籲成立中央研究小組

《科學人》主辦的「對抗武漢肺炎 台灣科學家串連行動」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左起《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圖/《科學人》雜誌提供)(圖/轉載自NOW健康)

文:陳如頤(NOW健康)  

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持續擴散,為阻絕疫情擴大並增強台灣防疫實力,《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號召台灣各界專家學者,4日於華山文創園區召開由《科學人》主辦的「對抗武漢肺炎 台灣科學家串連行動」會議,研擬科學抗疫相關對策。針對疾病檢測方法、疫苗製作、藥物合成等方面分析現況,同時提出解決辦法並研擬實際行動,期能發揮台灣科學家的最大力量。

 

與會成員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高治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吳夙欽、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管冷治湘、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陳鴻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主任江正榮等專家學者。

 

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台大已成功培養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未來也會在疾管署的監督下與國內專家合作進一步拓展研究成果。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認為,針對此類新型感染症,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發展疫苗,但生產去活性疫苗需要極高的安全防護等級,且可能產生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因此可思考利用病毒表面的特殊醣蛋白,以安全性較高的重組抗原方式來設計分子疫苗。

 

而在國內的疫苗研發進度上,國光生技研發主管冷治湘表示,國光生技在春節之前就已啟動疫苗研發工作,但仍需較長的研發時間。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則強調,面對現在的疫情狀況,研發快速有效的篩檢試劑非常重要。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展「單株抗體」。在2003年SARS盛行期間,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就曾合作產製適合的單株抗體。這些抗體經日前分析,已發現具有中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力,若能進一步驗證其辨識此病毒的能力,將可用以發展檢測試劑。

 

關於如何檢驗病毒,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盛望徽則宣導,若民眾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可至11家指定冠狀病毒檢驗醫療院所合約實驗室接受檢驗及治療,並能在24小時內獲得檢驗報告。

 

最後,《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代表「對抗武漢肺炎 台灣科學家串連行動」呼籲,政府單位應在本週盡快成立中央研究小組,以因應目前的緊急現狀。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也表示,希望政府找到有力的領導者來帶領科學界對抗武漢肺炎,並提供更充足的疾病相關經費,才能有效對付疫情,安定民心。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