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孩童多接觸泥土或有助減少過敏症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2 月 21 日訊】過去幾十年裡,過敏、哮喘疾病在孩童中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在發達國家,近五分之一的兒童對食物、花粉、灰塵、?蟲、黴菌或某種動物過敏。不過各學者,對如何減少過敏症,有不同的看法。

    20世紀一種著名的「衛生假說」理論,指童年時與傳染源、共生微生物 像是胃腸道菌群、益生菌與寄生蟲等缺乏接觸,抑制了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進而增加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

    但近年來的研究稱,這種「衛生假說」不僅不準確,甚至可能是危險的,因為這個理論認為 避免受感染是「壞事」。

    因為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對減少像各種流感和新冠病毒這些疾病的傳播很重要。

    持此種論點的學者認為,多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才有益於免疫系統的健康。這是因為多接觸自然界的微菌環境,少接觸人類病原體,能夠鍛練人們的免疫系統適應正常環境中的物質,不對花粉、花生這類正常物質出現過度防禦。

    這一派理論認為,應該讓孩童多接觸大自然,到戶外玩耍,或者家裏建個花園,或住在離綠化帶近的地方,有很多本地花卉的環境更好,並指出研究顯示,在城市環境中,生活在較綠化環境區內的居民患高血壓、糖尿病和早死的風險低。

    在農場或森林附近長大的人們,患哮喘和其他過敏症的幾率也較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