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千億芯片生產線 面臨「爛尾」風險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8 月 31 日訊】武漢弘芯半導體公司被認?是中國完成半導體獨立自主使命的關鍵企業之一,3年來投資千億元建生產線,準備生產14奈米晶片。但最近武漢官方發布消息說,該公司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項目有「爛尾」風險。這在中國國產晶片備受關注的當下,迅速成為半導體領域的最大新聞。

根據大陸多家媒體的報導,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在7月30號發布的《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檔中披露,東西湖區重大項目、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

文件說,弘芯二期用地一直未完成土地調規和出讓,且專案缺少土地、環評等支撐材料,無法上報中共發改委,導致當局半導體大基金和其它股權基金無法導入。

武漢弘芯之所以受到外界關注,一是這家晶圓廠在成立之初,被大陸稱為是肩負2025年之前,完成半導體獨立自主使命的關鍵企業之一。

另一個被關注的重點則是,弘芯和大陸另外一家企業從台積電挖走了一百多名資深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武漢弘芯陷入「爛尾」危機的消息,讓外界再次關注中國自主生產晶片的「晶片夢」是否會成?真正的夢想。

原華為南研所工程師 金淳:「晶片這個東西,中國人很善於模仿,很善於山寨,但是晶片這個製作太複雜了,可能超過兩千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非常完美,天衣無縫才行。如果一個技術可能只有幾十道工序,很容易模仿,但是如果超過兩千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錯一點都不行的話,那這個就很難模仿了。」

早前,中國的漢芯公司曾被揭發出將外國生產的晶片用砂紙磨去商標,加上「漢芯」標誌冒充自主產品的巨大醜聞。

原華為南研所工程師 金淳:「晶片這個工業,這個技術特別特別的關鍵,因為在這個領域,更新換代也是特別快的,現在中國就連28奈米的那個晶片量產都很困難,台積電都到5奈米了。」

原華為南京研究所工程師金淳表示,晶片這樣的高端製造業看似是技術,其實考驗的是體制,中共專制體制束縛了人的創造力,也束縛了人的積極性。

原華為南研所工程師 金淳:「所以中國要想生產這樣的高端晶片,要想在科技領域、軍事領域跟西方競爭,是不可能的。他從原料來講,晶片所製作的,比如說濃縮的一些化學品,這些東西只有日本,美國等才能製造,就是說中共一方面它做不出來這個晶片,第二即使做出來了,也是很落後的,在現在也是沒有競爭力的。」

公開資料顯示,武漢弘芯2017年11月在武漢東西湖區正式成立,總投資1280億元人民幣,之後的兩年,弘芯兩次被列為湖北省重點建設項目。據稱主要投資項目為14奈米晶片生產線。

到2019年年底,武漢弘芯累計已完成投資153億元,預計2020年投資額為87億元。

但同年11月,弘芯因拖欠分包商武漢環宇基礎建設的4100萬元工程款而被告上法庭。隨後,弘芯公司帳戶被凍結,二期價值人民幣7530萬元的土地也因此被查封,而這塊被查封的土地,此前也已經被弘芯用於抵押貸款。

雖然事發後,弘芯的總包商武漢火炬建設集團公開向弘芯發布道歉信,並聲明弘芯沒有拖欠工程款,但弘芯巨大的資金缺口還是引起了外界關注。

據《財經新報》消息稱,另一家亞翔集成公司也公開表示,弘芯拖欠工程款。

旅美政經分析人士 秦鵬:「武漢弘芯半導體,它這個公司實際上很神秘,因為它背後的控股股東,一個是北京光量藍圖,佔股是90%,還有一個是武漢市的東西湖區政府,這邊是10%,但是從表面上來看,它主要的股東叫李雪豔,他們也沒有任何之前涉足IT產業的資訊,所以要完成這麼大的一個投資,它背後很可能,按照中國這樣一個政治商業的背景來看,我個人分析它應該是有類似我們叫「貪贓」的實力在背後。而所謂的光量藍圖也好,李雪豔也好,他們只是在前臺出面的一些,我們叫「殼公司」,或者是叫做「白手套」。」

據瞭解,目前武漢弘芯的CEO是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但傳出他有萌生退意的消息。有媒體向蔣尚義求證此事,他僅證實,現在公司是有些問題待解決,但並沒有透露更多資訊。

新唐人電視 陳漢 孟心琪 陳建銘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