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類植物做口罩!法國發明可分解環保口罩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9 月 26 日訊】疫情延燒下,大量隨處丟棄的口罩和手套造成環境負荷,成為全世界的另一個難題。法國一家工廠看到這個機會,利用植物麻纖維製造出可天然分解的口罩,不會造成垃圾問題,期望減少一次性口罩的使用,降低廢棄物汙染的情況。

    在巴黎南方的一家麻布料工廠(Geochanvre)的生產線上,麻類纖維被輾壓成緊實的布面後,雷射吱吱作響的劃開了大麻布,一片片口罩版型精準的被切割出來,再透過人工手摺,綁上鬆緊帶後,一片環保口罩就這樣輕鬆完成,這是號稱在歐洲首創的可天然分解的口罩。

    工廠負責人 Frederic Roure:「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當我們的口罩埋在堆肥裡時,它們會回歸自然,並且會迅速腐敗。把大麻丟在地上,3個月、6個月後,它就化為烏有。它是蟲子的食物。我們看不到像這些(醫療)口罩會留下藍色塑料碎片。」

    麻纖維本身就具有過濾的特性,不需要添加其他材質,所以也可以很透氣。內襯添加了玉米混合物,增添穿戴的舒適感。拔下可以回收的鬆緊帶,就可以丟棄或堆肥。

    這款純麻料纖維口罩自三月份推出以來,歐洲和加拿大的客戶已訂購了150萬個。

    為了對抗中共肺炎,全球口罩的消耗量遽增。各地政府、醫療保健機構、公司行號已集體購買了數千億個一次性口罩、手套和其他防護用品,來保護員工和人民。

    根據《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中刊登的一項研究,估計全世界每月使用1,29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650億隻手套。大多數一次性的防護裝備均由塑料製成,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和乙烯基。

    海洋環保機構也評論,海洋中的一次性塑膠口罩需要長達450年的時間才能被分解。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Kevin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