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扛茨」走溪流 體驗庄民互助遷村生活記憶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1 月 30 日訊】歡迎回來。台南市的安南區,有台灣僅有的「竹籠茨」建築文化,為了讓民眾認識,台江住民百年前對抗水患的歷史,公部門和博物館以及地方合作,舉辦「扛茨走溪流」活動,市長黃偉哲和民眾一起扛起,數公噸的竹籠茨,體驗早期庄民,互助扛茨遷村的過程。

現場音:「起扛。」

台南市長黃偉哲領軍,上百民眾同心協力,扛起了這棟竹籠茨,這是安南區先民,曾經的生活場景,為了和大自然共同生活,保護自己的家與財產,先民就這樣扛起了茨,走過溪流搬家。

台南市長 黃偉哲:「我們實際面對大自然的情形,要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所做的努力。」

參加民眾:「感覺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活動。」

參加民眾:「因為大家同時扛起來,那力量會變得不一樣。」

扛茨走溪流活動,在2018年由台灣歷史博物館,帶領溪南寮和地方庄頭發起,讓這段遷徙的回憶,重新進入居民和大眾的視野。接續兩屆由地方自辦。睽違兩年由市府發起,第4屆的「扛茨走溪流」。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 謝仕淵:「長久以來因為我們庄頭,在曾文溪畔,為了要躲避水患,溪畔旁躲大水就扛起自己的厝,搬移到安全的地方。」

手工打造的「竹籠茨」,已經由台南市政府,登錄為傳統工藝。保存者李養老先生率工班製作,材料主要就是竹子和茅草,扛竹籠茨需要上百人,雖然辛苦卻是珍貴的體驗和文化傳承。

竹籠茨保存者 李養:「我們都靠那兩枝天父地母卦,那兩枝丈篙、高度、深度,就靠這兩枝而已。」

李養口中的天父卦和地母卦,出自魯班經,建材長度中帶有尺度的吉凶,同樣也是逐漸失傳的技藝。藉著活動,希望喚起大眾,關注這段特殊的台南史,進一步反思,環境變遷和當代人們的關係。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