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暑
-
迷你花園種在車頂上 印度司機降溫妙招
2022-05-19 21:48:06印度近來高溫悶熱,在新德里有一名司機,在他的嘟嘟車頂打造了一個迷你花園,希望能降低車內溫度,讓自己和乘客都可以涼快一些。
-
氣象預報結合健康預警功能 健康氣象APP陪您注意身體
2021-08-24 19:42:298月炎熱酷暑中暑人相當多,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2日,總共有193人次熱傷害就醫,去年8月則有388人,衛福部國健署、交通部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共同開發「健康氣象」APP,提醒民眾炎熱或酷寒中保持健康。
-
未來1周全台高溫溼熱 戶外工作善用「奉茶行動」APP
2021-07-28 21:54:47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今(28)日天氣高溫炎熱,且未來一周各地降雨機率高,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高溫戶外工作、活動,所處高溫環境中溼度增加,會影響身體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進而引發中暑、熱衰竭。
-
熱到懶洋洋精神不好?5種日本人最愛夏日提神飲食
2021-07-21 21:57:21夏天氣溫越來越高,總是感到疲倦、懶洋洋、心情鬱悶,特別在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中,外出還要戴上口罩,讓人整個提不起勁!日本人認為夏天容易讓人覺得疲累,思考與行動力也變緩慢,日本人常以5種「食物」幫助身體在炎熱的夏天,能保有精神與元氣。
-
7月至今逾百人因熱傷害急診 炎夏戶外工作者嚴防中暑
2021-07-12 17:31:05烈日當空,氣溫飆高,在戶外活動宛如酷刑,國健署統計,7月迄今逾百人因熱傷害至急診就醫。專家提醒,想避免熱衰竭、中暑,除了減少高溫曝曬時間,也應多喝水,建議觀察尿液顏色,如果偏黃,就需多補充水分。
-
遠離夏天頭痛煩躁 『養心秘訣』 | 談古論今話中醫(558)
2021-06-05 22:00:00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渾身不舒服,常常頭痛、失眠、煩躁、 坐立不安⋯⋯,特別是銀髮族,要保持心情舒暢,千萬不要 暴怒生氣,以防心臟病發作。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名中醫師胡乃文來到現場分享他的行醫心得:夏天養心秘訣。
-
遠離夏天頭痛煩躁 『養心秘訣』 | 談古論今話中醫(558)預告
2021-05-29 22:00:00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渾身不舒服,常常頭痛、失眠、煩躁、 坐立不安⋯⋯,特別是銀髮族,要保持心情舒暢,千萬不要 暴怒生氣,以防心臟病發作。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名中醫師胡乃文來到現場分享他的行醫心得:夏天養心秘訣。
-
宜蘭護理師為民眾篩檢 大熱天穿全身防護中暑昏倒
2021-05-27 12:43:19宜蘭南澳碧候村傳出確診個案後,因原民部落社區活動頻繁,擔心爆發更嚴重的社區感染,宜蘭縣衛生局立即協調羅東聖母醫院,派遣醫師、護理師與行政人員到碧候部落篩檢並進行衛教宣導,在大熱天穿著全身防護服與N95口罩、面罩,其中一名護理師就在進行完衛教宣導後,就因脫水中暑而昏倒,在休息、喝水後又重新上工,宜蘭縣議員松王淑珍也在臉書上發出現場照片,呼籲民眾能配合防疫。
-
高溫飆破38度全台烤起來!預防熱傷害超前部署有3招
2021-05-12 18:30:05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已開始邁入了炎熱的夏季,未來1周多屬高溫炎熱天氣。今(12)日中午前後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近山區或河谷,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而台東縣、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造成熱傷害發生的機會也大幅增加。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等,更應小心謹慎面對。
-
高溫屢創紀錄 北市加強勞檢防勞工中暑意外
2020-08-14 21:42:25歡迎回來。台灣氣溫居高不下,為防範勞工在戶外作業引發熱危害,北市勞動局舉辦「示範觀摩會」,要求雇主應視天候狀況,採取必要的熱危害預防措施,希望透過勞檢和宣導,降低勞工的職業災害風險。
-
台灣5-7月熱傷害人數創4年新高!男比女多3倍
2020-07-13 22:00:44全台飆高溫,最近台灣就像一顆紅番薯,今年五到七月累積熱傷害人數已經創下四年新高,統計數字也顯示,男性熱傷害就醫人數是女性三倍,醫師建議男生也要撐陽傘,以防範熱傷害造成的傷害。
-
『六大抗暑法寶』 夏季病邪不侵擾 | 談古論今話中醫(上)(513)
2020-07-11 22:00:00夏天氣溫高濕度也高,而這種環境也成了許多病毒與細菌的溫床,我們平時除了注意日常保健,也應該對常見疾病有基礎的認知,究竟夏日最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平時又可以如何防範呢? 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
-
大熱天下田上工!農民、工人透露「防曬撇步」
2020-07-07 21:52:22這幾天氣溫飆到36度,很多人躲在冷氣房不想出門,不過有很多人,例如農民、建築工人,這些靠汗水賺錢的基層民眾,他們都有自己的防曬方法,和避免中暑的小撇步,即使高溫還是得在太陽底下工作。
-
『六大抗暑法寶』 夏季病邪不侵擾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3)預告
2020-07-04 22:00:00夏天氣溫高濕度也高,而這種環境也成了許多病毒與細菌的溫床,我們平時除了注意日常保健,也應該對常見疾病有基礎的認知,究竟夏日最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平時又可以如何防範呢? 雖然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
-
夏日出門慎防熱傷害 這些預防措施可別偷懶
2020-06-23 16:17:54烈日高照,氣溫持續飆高,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時務必注意熱傷害,近日因熱傷害就診的人數眾多,截至今年6月21日止,全國醫療院所已經收治385名熱傷害患者。
-
7縣市發高溫警報!超熱天氣將持續到週六
2020-06-18 21:33:19這幾天天氣好熱,民眾可要小心熱傷害!而且這波高溫炎熱的天氣,將會持續到週六(6月20日),尤其雙北、宜蘭、台東、南投跟高雄,氣溫都飆到35~36度,花蓮更可能出現38度高溫,持續發紅色警報,共7縣市發高溫警報,不排除再創新今年高溫。
-
天熱易流汗?9大茶飲「止汗減肥、增免疫力」,「1種飲料」比咖啡還提神,為什麼吃西瓜就能防中暑?中暑昏倒,按2穴位救醒!喝冰水和溫水,哪一個最快降溫?|胡乃文開講Dr.Hu_35
2020-06-04 22:00:00天氣熱就容易流汗,汗流太多了,就要補充一些液體,今天,跟大家介紹9種好喝的飲品
-
日本今夏162人中暑亡 專家.餐廳提抗暑對策
2019-08-15 20:50:51今年夏天,除了颱風,日本還得對抗的熱浪襲擊,據日媒報導,東京一周內,疑似中暑死亡人數足足就有45人,全日本至少有 162人因中暑死亡。對此,日本專家提出了防止中暑的建議,而餐廳也推出了抗暑的創意料理。
-
高溫防中暑?冰敷3個部位速降溫
2019-08-02 08:00:00如果病人已經沒有辦法正常講話,就是重度中暑了,此時要迅速把體溫降下來,在3個部位冰敷,因為,這三個地方離身體中樞較近,可以幫助身體散熱。
-
流汗多臭味難聞 2款止汗茶補氣補血
2019-08-01 17:18:21有些人受多汗症困擾,流汗特別多,不僅讓皮膚總是黏膩,還容易引發汗臭。林鴻基中醫師提供2種止汗茶,一種補氣,一種補血。但是首先要分清楚是氣虛多汗,還是血虛多汗。喝對了,就能改善多汗問題。
-
中醫防治中暑之道 讓您健康一『夏』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6)
2019-06-01 12:30:00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夏季均溫約在攝氏30度左右,最高溫時更達攝氏35度以上,氣候環境大大增加了中暑的發生率。 由於戶外活動常忽略防曬、補水,讓中暑事件屢見不鮮,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中暑是一個死亡率極高的疾病,若錯估病情或處置不當,將導致嚴重後果,所以即時的應變與處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聿榕主治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有關中暑的必備知識。
-
中醫防治中暑之道 讓您健康一『夏』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6)預告
2019-05-24 09:30:00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夏季均溫約在攝氏30度左右,最高溫時更達攝氏35度以上,氣候環境大大增加了中暑的發生率。 由於戶外活動常忽略防曬、補水,讓中暑事件屢見不鮮,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中暑是一個死亡率極高的疾病,若錯估病情或處置不當,將導致嚴重後果,所以即時的應變與處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聿榕主治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有關中暑的必備知識。
-
炎夏消暑你做對了嗎? 消暑妙方必看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8)
2018-08-18 12:30:00一談到夏天就會想到戲水、游泳、吃冰、冷飲、冷泉、冷氣----等消暑、避暑的各種方式。但是不正確的消暑方法反會傷身,很多人為了貪一時涼快採用的快速消暑方式,容易衍生更多的健康問題,如何正確的消暑呢? 這一集邀請到鄧正梁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這個問題。
-
炎夏消暑你做對了嗎? 消暑妙方必看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8)預告
2018-08-09 09:50:00一談到夏天就會想到戲水、游泳、吃冰、冷飲、冷泉、冷氣----等消暑、避暑的各種方式。但是不正確的消暑方法反會傷身,很多人為了貪一時涼快採用的快速消暑方式,容易衍生更多的健康問題,如何正確的消暑呢? 這一集邀請到鄧正梁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這個問題。
-
好熱!工人頂烈陽幹活 一個月兩次熱衰竭
2018-08-01 21:54:02連日高溫,小心熱出病來。接下來的新聞,帶您看到,台中一名工人一個月內發生兩次熱衰竭送醫,第一次送醫時,甚至引起橫紋肌溶解,導致肝功能受損。醫師提醒,從事戶外活動一定要做好防曬,隨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
熱!小足球員揮汗踢球 拼命灌水防中暑
2018-08-01 21:52:21暑假豔陽高照,參加戶外活動的民眾可要多補充水分。台電舉辦的第三屆足球夏令營,因為全程免費,一開放報名就額滿,許多家長怕孩子中暑,使出渾身解數,各種防曬道具、陽傘、帽子通通出動。
-
125人中暑死亡 日本「猛暑」將到八月上旬
2018-08-01 20:32:07不只有台灣,全球幾乎都在發燒,來看到,日本全國,最近也是持續出現罕見高溫天氣,多地都創下高溫紀錄。在過去三個月內,就已經有超過5.75萬人因中暑被送醫,其中有125人,不幸因為中暑而死亡。
-
預防中暑 這些急救穴位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4)
2018-07-21 12:30:00在炎夏,連續幾天的高溫後,有一名32歲的青年向醫生訴說有頭昏眼花、肌肉痠痛、四肢無力及口渴的症狀。患者原以為是感冒,請醫師開一些感冒藥給他。但醫師仔細問診後發現,病患除了前述症狀之外,並沒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喉嚨癢及鼻塞等症狀,且病患的職業為業務,需要騎車在外面跑,最近天氣高溫長達36℃,有時還會下雨,潮濕又悶熱,醫生對他說不是感冒,而是中暑了! 這一集邀請到臺北上海同德堂國藥號胡乃文醫師來探討這夏天常被忽略的意外事故-中暑。
-
預防中暑 這些急救穴位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14)預告
2018-07-11 10:10:00在炎夏,連續幾天的高溫後,有一名32歲的青年向醫生訴說有頭昏眼花、肌肉痠痛、四肢無力及口渴的症狀。患者原以為是感冒,請醫師開一些感冒藥給他。但醫師仔細問診後發現,病患除了前述症狀之外,並沒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喉嚨癢及鼻塞等症狀,且病患的職業為業務,需要騎車在外面跑,最近天氣高溫長達36℃,有時還會下雨,潮濕又悶熱,醫生對他說不是感冒,而是中暑了! 這一集邀請到臺北上海同德堂國藥號胡乃文醫師來探討這夏天常被忽略的意外事故-中暑。
-
老年人屬熱傷害高風險群 口渴才補水易中暑
2018-06-05 15:40:42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最怕低溫,天氣驟冷就容易引起中風、心肌梗塞,所以寒流來時特別提高警覺。不過,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因為皮膚排汗及高溫適應能力較差,只要氣溫一高,就容易中暑、熱傷害,且因為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讓症狀惡化。
-
最熱五月均溫28.1!熱傷害患者多2.6倍
2018-05-31 12:37:06午報頭條來關心高溫,今晚鋒面報到,明天可能全台有雨!不過,今天中午,大臺北地區已達36度;氣象局發布最新統計,今年5月均溫,截至昨天為止,已經高達28.1度,比過去30年來的25.5度還高,堪稱最熱5月。另外,衛福部統計,今年截至昨天,共有419人次發生熱傷害,比去年同期高出2.6倍!提醒觀眾朋友,可以用陽傘、寬邊帽等預防熱傷害,一般民眾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白開水,分次喝,別等到口渴才喝。
-
台灣太熱吃不消 世大運選手比賽中暑增
2017-08-27 20:40:30世大運如火如荼進行,但台灣的高溫,卻讓高緯度國家的選手們適應不良,甚至連台灣國手都受不了,網球國手李冠毅熱到抽筋,無奈退賽,詹詠然則是熱到頭暈,坐椅子摔倒。早上舉辦半程馬拉松,台灣、國外選手,有不少人抵達終點之後直接熱暈倒地,被緊急送醫。
-
高溫狂飆熱傷害增三成 小孩、老人最危險
2017-08-15 22:07:10連日飆高溫,8月到目前為止,熱傷害送醫人數已經高達322人,比去年同期成長30%。其中又屬小孩跟老人最危險,因為體液調節差,水分儲存的少,尤其小朋友常不會自己喊渴。醫師呼籲爸媽,要定時幫小朋友補充水分,穿透氣通風的衣服,戶外活動隨時注意體溫。
-
涂醒哲一日開講 掌握2原則遠離熱傷害
2017-08-11 21:23:28天氣炎熱,氣溫屢創新高,不僅在戶外、在室內同樣讓人熱得不舒服。醫師出身的嘉義市長涂醒哲,今天(11日)在市府開講,提醒民眾,掌握「溫度調節」與「補充水分」 2大散熱原則,就能避免中暑、熱衰竭等高溫造成的熱傷害。
-
政府單位關空調 藍委痛批要出人命
2017-08-07 12:34:37好,這幾天持續高溫炎熱,全台用電量是否會衝破3600萬瓩大關?超過台電的預期用電量,是這幾天能否順利度過供電考驗的關鍵。不過,上周政府下令公家機關在用電高峰關閉空調。還因此發生台電人員中暑送醫,引發國民黨立委的批評。
-
當心熱傷害 老翁曬衣中暑昏倒
2017-07-16 21:33:42天氣高溫炎熱,一名78老先生趁大太陽洗衣物,沒想到到頂樓曬衣服卻曬到中暑昏迷,倒在水泥地上6小時,到醫院時體溫高達41.2度,手臂被發燙的水泥地燙傷,二度燒燙傷還引發急性腎衰竭。醫師提醒,夏天炎熱高溫,一定要隨時補充水分以免中暑。
-
全球暖化影響 台灣夏季將變長
2017-06-26 20:50:26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今天天氣,真的好熱。新北板橋區,中午還一度飆高到36度,創下今年以來,觀測的最高溫。而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氣象局預估,台灣夏季趨向偏長。而7月颱風季來臨,預測今年侵襲台灣的颱風,大約會有,3到5個。
-
多喝水防中暑!北部體感溫度恐飆41度
2017-06-07 12:41:03今天全台各地都是炎熱的天氣,目前全台最高溫已經升破34度,要特別提醒北部觀眾朋友。體感溫度更高達41度,外出時記得多補充水分以防中暑。而根據台電統計,上午11點20分,全國用電量也刷新紀錄,來到3341.9萬瓩。
-
熱死人!台北一男子中暑送醫不治
2016-07-29 20:03:46真的要提醒觀眾朋友特別注意,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台北市今天發生有民眾因為中暑送醫不治的事件,一名大約30歲的男子, 前天下午在台北市民權大橋附近中暑昏倒,被卡車司機發現後送往三軍總醫院搶救,醫師表示,當時這名男子體溫已經高達42度,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經過搶救,卻還是在今天上午,宣告不治。
-
颱風妮妲最快週六成形 台東南部水氣將增
2016-07-29 12:35:28再來關心,今天全台持續高溫炎熱,另外,氣象局表示,今天凌晨,菲律賓東方海面已經有熱低壓形成,明後天有機會形成輕度颱風。連續幾天台北高溫都飆破攝氏38度,不過,氣象局說,因為風向改變了,所以今天高溫要再破記錄機率不大,另外,無論颱風是否成形,星期六開始受到熱低壓外圍環流影響,東南部水氣增加,將有機會出現短暫陣雨,星期天,整個東半部都有機會下雨,西部則維持晴朗穩定的天氣。
-
20160728【新唐人午間新聞】
2016-07-28 13:56:13七月28日,星期四,新唐人午間新聞,30分鐘,帶您看見全世界。
-
台北再飆38.3度!4號颱風不排除成形
2016-07-28 12:34:00新聞頭條先帶您關心,昨天台北下午飆高溫來到38.5度,而今天上午11點半左右時,台北高溫已經來到38.3度,估計高溫可能再破昨天記錄,根據氣象局資料,台北史上7月最高溫度是38.6度,昨天是史上第二高,提醒觀眾朋友今天還是要多補充水分,避免在室外曝曬過長時間。另外。氣象專家說,下周開始的天氣變化還是很大,特別要留意菲律賓東方的熱帶低氣壓,是否有機會生成為今年第四號颱風妮妲。
-
【早安新唐人】7月28日早安新唐人
2016-07-28 08:03:29七月28日,星期四,早安新唐人,30分鐘,帶您看見全世界。
-
中國7億人「燒烤模式」 暖平流影響台灣
2016-07-28 07:20:51中國7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游和江南大部已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部份地區體感溫度高達50℃。受高溫影響的地區波及人口約7億人。在江蘇、山東都傳出民眾中暑死亡事件,在四川達州,還有3萬斤魚被熱死。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表示,從紅外線衛星圖上,可以看到大片「桃紅色」代表高溫的區塊,由大陸新疆延伸到華中和華南。臺灣也受到由大陸方向移出來暖區的影響,臺灣高溫不是單純日照影響,暖平流也扮演關鍵角色。
-
夏天貪涼猛喝冰飲吹冷氣 當心陰中暑!
2016-07-21 21:43:02歡迎您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酷熱的夏天,來碗冰品或是躲到冷氣房裡真是舒服,但從中醫養生的觀點來看,冰涼飲料拼命灌,或是從高溫30幾度的戶外進到冷氣房,小心,可能會造成陰中暑。
-
24節氣 大暑
2016-07-18 14:59:33大暑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足以說明了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大暑」期間之所以炎熱至極,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放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最為炎熱。
-
大量流汗喝水不夠?DIY飲料補充電解質
2016-07-13 21:46:51夏日高溫,民眾如果在戶外運動持續一小時,只喝水可能不夠,要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的礦物質,醫師提醒,運動過程中,最好渴了再喝,喝水方法不要喝錯了,才不會因灌太多水,稀釋血液的電解質,結果適得其反。
-
夏季養生 夏季為什麼還要進補?| 談古論今話中醫(310)
2016-07-08 19:00:07夏季是一年當中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對人體來說,此時也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但夏季同時也是暑濕之氣最易侵犯人體的季節,容易引發中暑和腸胃等等的症狀 去暑利濕在夏季是很重要的,有哪些食物可以去暑利濕呢 夏季應該吃什麼對身體最好?預防什麼樣的疾病呢 沒想到起居還有禁忌?快看看有哪些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也是台灣第一位針灸博士 林昭庚教授來和大家介紹夏季養生
-
夏季養生 老中醫智慧「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談古論今話中醫(310)預告
2016-07-01 14:01:48夏季是一年當中萬物生長最茂盛的季節,對人體來說,此時也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但夏季同時也是暑濕之氣最易侵犯人體的季節,容易引發中暑和腸胃等等的症狀 去暑利濕在夏季是很重要的,有哪些食物可以去暑利濕呢 夏季應該吃什麼對身體最好?預防什麼樣的疾病呢 沒想到起居還有禁忌?快看看有哪些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也是台灣第一位針灸博士 林昭庚教授來和大家介紹夏季養生
-
北市體感溫度達45度 紫外線過量防中暑!
2016-06-23 12:35:38今天 天氣真的很熱,氣象局表示,台北今年6月份還沒過完,就已經有6天超過37度,創了百年罕見紀錄,而今天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台灣各地還是晴到多雲的天氣,高溫平均約在35度上下,大台北地區仍有可能達到37度,體感溫度甚至高達了45度,目前各地紫外線指數大多達到過量甚至危險等級,觀眾朋友外出時要多補充水分,預防中暑。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