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超長工時 勞工自我放鬆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1年3月2日訊】日前高科技產業的工程師,因為連續加班熬夜,不幸過勞死亡,工作時間長,也不是特定科技公司才有的個案,而在產業、運輸、代工業等也是普遍的現象,企業的加班文化如何做到兼顧勞工健康和公司業績。

    面對工作時間長,民眾都用甚麼辦法來紓解身心呢?

    鐵工廠工人蔡先生:「辛苦是還好啦!下班回去就(玩)線上遊戲。」

    印刷代工老闆楊先生:「閒暇之餘就陪陪家人,去外面走一走,紓解我們工作的壓力。」

    公車司機陳先生:「休息的時候運動一下,自已唱一下歌啊,我大部分都是繞一繞,伸展啊,拉一下筋骨。」

    勞工希望公司企業不只要顧業績,也要兼顧對勞工健康的責任。

    貨車運輸司機陳先生:「三節獎金應該有啊,該放假就放假。」

    鐵工廠工人蔡先生:「跟勞動基準法這樣子走ok了,加班的話看乘以多少啊。」

    印刷公司廠長廖先生:「我們公司是有福委會運作,有一段期間是各部門主管自己辦,去外面聚餐,講講話,談談心這樣子。」

    景氣是否真的有復甦,基層的勞工有最深的感受,超長工時變成家常便飯,這也讓勞工個人認為除非轉業,否則很難抗衡台灣業界既存的加班文化。

    公車司機陳先生:「工作就這樣啦,我們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換別的工作好了。」

    貨車運輸司機陳先生:「不滿意也不行啊,工作不好找啊,一定的。」

    《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加班不得超過四小時﹔每二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八十四小時。問題是,多數公司都採責任制,為了薪水、照顧家庭,小員工聽誰的? 面對過勞死議題,社會各方都該有所反思,讓疑似過勞死案例不再發生。

    新唐人亞太電視李源隆、趙揚台灣臺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