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證輕鬆知 校園宣導勤洗手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11月15日訊】國科會科普計劃「人體奧妙科學營」,在校園裡以科學基礎、活潑的教學和日常生活結合,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把衛生健康概念輕鬆教給學生。

    秋冬季節又是流感的流行期,最容易在校園中引發群聚感染,如何預防?讓專家來告訴你。

    新生醫專 趙明玲博士:「尤其像現在流感又要流行了,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說能夠從日常生活裡面去培養勤洗手。」

    洗手五大時機,除了飯前、如廁後,還有呢?

    新生醫專講師:「第三個照顧小嬰兒之前,第四個看病前後,第五個擤鼻涕之後,這是五大時機。」 

    利用正確洗手步驟七字訣,洗完後馬上來看看細菌數真的會差很多嗎,透過數菌落機器來算算看。

    新生醫專講師:「我們七字訣,我們開始,內、外、夾、弓、大、立、腕。」

    科學營同學與老師:「55顆,寫上去55,洗手後的3顆,你看根本不用數就知道了。這個人有沒有很成功?有。洗手前跟洗手後差很多。」

    新生醫專 趙明玲博士:「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他其實洗的很乾淨,但是事實上到底有沒有乾淨,還是要藉由科學的證據。」

    科學營同學:「想去了解那些,還有實驗那些DIY也有看過,感覺很恐怖看到血大量也恐怖,但是要多體會就不會了。」

    其實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養許多科學常識,當然也希望藉由類似的活動提升小朋友的衛生基本能力和素養。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淑霞 吳美蓉 台灣桃園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