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破產亮警訊 經濟學人:航運業危機中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13 日訊】世界第七大貨運公司韓進海運的突然破產,在全球航運市場,掀起滔天巨浪,即便目前韓進獲得官方資金挹注,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不過經濟學人就指出,韓進海運,恐怕只是產業風暴的開端,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韓國海運龍頭韓進,8月底申請破產,多達145億美元的貨物,飄盪在海上無處可去。全球海運業大亂,價格狂飆,知名南韓三星甚至不得不將3800萬價值商品,通通改以空運運送。

    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長官 亨裕煥 (2016.9.11):「我們將盡快建立特別因應小組,處理韓進海運,確保所有貨物最快時間,被安全地送到他們的最終目的地。」

    儘管南韓貿易部宣布,將提供4000億韓元貸款,協助韓進客戶渡過難關,但《經濟學人》指出,韓進海運恐怕只是這場產業風暴的開端,文中指出,全球12大貨櫃航商中,就有11家蒙受鉅額虧損,其中數家瀕臨破產邊緣。

    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資深分析師 董瑾:「第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貿易量的下滑,下滑到只有一個百分比,過去都有維持在3%以上的成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全球運能的擴張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水準,那就導致,整個運價的大幅下滑,以及業者他們之間削價的競爭。」

    全球貿易停滯,加上貨櫃航運業彼此競爭,2015年運能成長8%,明顯高於全球GDP成長,導致供過於求。

    英國航運業諮詢公司(Drewry)5月預估,今年全球貨櫃航運業,今年虧損金額恐怕達到100億美元(約3155億元台幣)。全球貨櫃航運龍頭馬士基(MAERSK LINE)上半年虧損1.07億美元,全年財報料浮現紅字;全球第3大航商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今年前三個月,就虧掉一億美元!

    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資深分析師 董瑾:「 短期的運價的反彈,我們認為是一個比較短期的現象,長期來看,運能的擴張和長期需求的不振的狀況,還是會讓整個運價維持在一個比較疲弱的區間裡面。」

    部分分析認為,中國經濟轉型下,自動化使製造業將生產基地,靠近消費者,而不須分散在世界各地,也讓航運業雪上加霜,長期而言,產業進入寒冬的情況,恐怕還將持續。

    新唐人亞太電視 沈唯同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442,856,013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