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效應 專家:企業該為撤離中國做準備了

侵烏戰爭下,跨國企業大規模抵制、撤出俄國市場,為商業與地緣政治的關係畫下分水嶺。 企業決策者和專家們開始探討如何因應下一場可能的大撤退:抵制中共。示意圖。(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24 日訊】侵烏戰爭下,跨國企業大規模抵制、撤出俄國市場,為商業與地緣政治的關係畫下分水嶺。企業決策者和專家們開始探討如何因應下一場可能的大撤退:抵制中國。
「我們有責任在困難時期與我們的伙伴站在一起。」2014年,時任英國石油公司(BP)執行長杜德里(Bob Dudley)在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簽署交易合約時說。當時美國與歐洲政府正討論對俄經濟制裁,以懲罰蒲亭(Vladimir Putin)政權入侵烏克蘭南境的克里米亞,因此這樁合作案也受到非議。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Total)時任執行長戴瑪格瑞(Christophe de Margerie)的話來總結當時企業心態:「我們參與商業,我們不參與政治。」
時間快轉到3週前。擁有俄油公司20%股份的英國石油宣布撤出俄國市場;開戰初期還向俄國進口石油的殼牌(Shell),被抨擊後表示要將獲利捐給烏克蘭,但這還不夠,直到宣布停止與俄交易才平息風波;被抗議人士潑漆的道達爾,也撐到22日終於宣布退出俄國市場。在這場正邪兩立的國際輿論大潮中,表態慢、立場模糊的企業,成了商業公關負面教材。
「我們的心與烏克蘭人民在一起。」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在寫給4萬名全球員工的信中說。
「我們加入全球譴責侵略和暴力的行列,並祈禱和平。」撤離在俄國850家分店的麥當勞總裁肯普欽斯基(Chris Kempczinski)公開信寫著。
跨國企業和執行長的這類言行,在過去相當罕見。時代雜誌(Time)分析,跨境貿易向來被認為有助於和平及繁榮,參與其中的企業自許為「好人」,而且,如同一位受訪企業主所說,如果不喜歡某個政府可以成為抵制理由,「我們就沒有地方可以作生意了」。
但一切自2月24日蒲亭的軍隊入侵烏克蘭後開始改變。除了歐、美、日等政府對俄施加前所未有的制裁手段和規模,許多私人企業甚至在政府大動作之前就率先抵制。時代雜誌評論:「(企業)兩隻腳都跳了進去,商業世界正以一股全新的力量纏捲到國際地緣政治衝突中。」
耶魯大學領導學院(Yale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將全球企業對俄國的抵制行動分為5個等級,截至24日,共有優比速(UPS)和網飛
(Netflix)等169家企業或機構撤出俄國、台積電和豐田汽車等191家暫停所有在俄業務、高盛和安聯等30家縮減業務、希爾頓飯店等56家凍結新投資案,而包括宏碁(Acer)、華碩(Asus)等36家跨國企業,則被歸為抗拒抵制或抵制程度最低(包括未公開回應)的等級。
為何這次企業「參戰」程度與過去不同?
首先,俄羅斯是以全球第11大經濟體去侵略另一個國家,而且戰爭就發生在歐洲經濟核心的旁邊,貿易規模和罪狀都與過去阿富汗縱容恐怖主義、墨西哥縱容毒梟等被國際抵制情況不同。
其次,這是一場有史以來全球社群媒體動員熱度最高的戰爭。企業的反應,比過去更快更大的影響他們在國際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在這種壓力下撤出(市場),你也可能看起來很有勇氣。沒有人想成為最後一個還留在那裡的。」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教授漢尼茲(Witold Henisz)告訴美國商業頻道CNBC。
再者,近年全球企業顯學ESG(環境、社會與治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霍夫鮑爾(Gary Hufbauer)在CNBC訪問中指出,許多執行長都在檯面上承諾會全力投入企業社會責任,這是多家大企業必須快速回應侵烏戰爭的原因。
「世界已經改變,企業決策者真的開始認真思考,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我們不要去。」漢尼茲說。
只要這麼想,有個地方就會讓跨國企業最傷腦筋:中國市場。
一來,俄國侵烏讓世人、專家紛紛開始聯想中國侵台的劇本;二來,美國自川普(Donald Trump)時代開始防堵中國科技業,許多企業就已陷入「選邊戰」難題,俄烏戰後,地球被剖成兩半的分野會更明顯。
然而要撤出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難度,顯然遠非俄國市場能比。「這解釋了為何許多企業對新疆和香港的人權侵害情形噤聲。」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國際商業教授馬可斯(Stanislav Markus)說。但他強調,若中國犯了與俄國同樣錯誤,發動殘暴戰爭,企業也不能視而不見,否則會得罪更大範圍的世人。
或許正如漢尼茲所說:「2022年企業董事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將是,如果我們必須撤出中國,那會怎樣?」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外媒:台灣人赴烏前線支援 多國士兵承諾援台
2022-07-04 22:08:54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有台灣民眾響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號召,到烏國前線加入外國志願軍的行列,與烏軍並肩作戰抵抗俄羅斯入侵。外媒近日採訪了多名到烏克蘭支援的台灣人,他們表示,台灣也同樣受中共威脅,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他們感同身受。多國志願兵了解台灣情況後,也表示,一旦中共侵台,也願意到台灣幫助台灣人。
-
英外相籲打敗俄羅斯前不和談 防中共誤判侵台
2022-06-30 17:32:13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今天指出,中國正密切關注烏克蘭情勢,且確實有可能因為得出錯誤結論而嚴重誤判,侵略台灣,英國及盟友必須慎思對俄羅斯侵略行為的回應。
-
鐵路封鎖俄國飛地?立陶宛:莫斯科說謊
2022-06-23 14:30:55俄羅斯聲稱立陶宛對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發動鐵路封鎖,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表示,這種說法是謊言。
-
烏克蘭可望成為歐盟正式候選國 來龍去脈一次看
2022-06-23 12:36:07正與俄羅斯鏖戰的烏克蘭即將成為加入歐洲聯盟的正式候選國,現有27個成員國領袖可望在本月23日、24日峰會上力挺。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警告,俄國恐因此加大攻擊力道。
-
G7、北約峰會下週開幕 將聚焦應對俄國和中共
2022-06-21 20:17:05來看到,G7和北約兩大重量級的國際峰會,下個禮拜即將登場,會議重點預計聚焦在俄烏局勢上,以及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共。美國總統拜登這個禮拜六(6/25)將啟程展開他的歐洲訪問行程。另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會透過視訊的方式參加兩場峰會,而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四國領袖也預計出席北約峰會。
-
中共大買俄羅斯原油 5月進口量超過沙烏地居冠
2022-06-21 16:45:55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日前通話,被視為北京進一步親俄之舉。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自俄國進口原油達842萬噸,不但較4月大增近25%,更超過自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782萬噸。
-
蕭美琴會NBA球星坎特 雙橡園共進牛肉麵
2022-06-21 17:06:20美國職籃NBA球星坎特(Enes Kanter Freedom)多次發言力挺台灣,在駐美代表蕭美琴的邀請下,兩人在華府雙橡園會面,共進牛肉麵晚餐。
-
賺取戰前三倍利潤 部分船商冒險運俄原油給中國
2022-07-06 16:58:5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起歐美各國經濟制裁,無法順利出口能源。許多海運商怕商譽受損或違反國家制裁,不願意運輸俄羅斯原油,不過,也有少數船商鋌而走險,將俄羅斯原油運往中國。彭博社5日報導,目前將俄羅斯原油從科茲米諾港運到中國,一趟航程可以賺到160萬美元,約新台幣4,700萬元,利潤是俄烏戰前的3倍,吸引部分中國、土耳其及希臘船運公司上門。根據數據顯示,近期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出口原油幾乎都是運往中國港口,偶爾運往印度。
-
35國齊發聲 籲國際體育組織除名俄羅斯與白俄
2022-07-06 15:31:13鑑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幾個國際重要賽事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參賽後,西方國家和日本、韓國等35國今天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剔除兩國在國際體育組織的職掌資格。
-
克宮發言人:俄擬扛住西方制裁 完成頓巴斯目標
2022-06-17 14:31:38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今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俄羅斯打算扛住西方國家的制裁壓力,完成俄國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的目標。
-
台電:自經濟制裁開始 即未再向俄羅斯購買燃煤
2022-06-14 19:27:21外電報導,包括荷蘭殼牌、台電等15家企業持續購買來自俄羅斯化石燃料,台電今天澄清,自經濟制裁起即未再購買俄羅斯燃煤,目前只剩先前採購的長約30萬噸尚未交貨。
-
普丁:不反對烏入歐盟 將與每個人恢復關係
2022-06-18 21:04:57歐盟執委會建議烏克蘭為歐盟候選國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丁並未表示反對。普丁指出,俄羅斯已經準備好與每個人恢復關係,而且俄羅斯和烏克蘭恢復關係是無法避免的,因為現狀遲早都要恢復正常。
-
烏克蘭無人機衝進俄羅斯煉油廠 引發大爆炸
2022-06-23 17:35:50再來關心,烏俄最新局勢,6月22日,俄羅斯的一座煉油廠,疑似在被對手的無人機襲擊後,發生劇烈爆炸。
-
立陶宛禁俄物資過境 俄與北約衝突一觸即發
2022-06-21 14:28:59「立陶宛」實施歐盟制裁,禁止俄國物資通過其領土,引發俄羅斯抗議。莫斯科稱,將會採取反制措施。來看報導。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俄飛彈擊中敖德薩公寓 至少18死31傷
2022-07-01 22:16:27歡迎回來。俄羅斯持續進攻烏克蘭,俄軍軍隊6月30日撤出黑海的蛇島後,隨即發射飛彈攻擊,烏克蘭官員表示,一枚俄羅斯飛彈在今天(1日)凌晨擊中黑海港市敖德薩一棟多層公寓大廈,官員陸續更新傷亡統計,已知造成至少18死31傷。公寓居住人數152人,救難人員持續搜救中。敖達薩州州長馬欽柯說,這次攻擊是俄軍從黑海方向發射3枚蘇聯時代的Kh-22飛彈,擊中了一棟公寓樓和一個娛樂中心。
-
香港七一移交25週年 外資富豪加速離港
2022-07-01 16:36:00香港過去擁有「東方之珠」稱號,不過近三年,香港政經環境巨變,經過港版國安法、疫情防控等接連打擊,如今香港經濟是黯然失色,根據投資諮詢公司數據,多達3000位百萬美元以上高資產人士,今年將撤出香港,不少外商企業對中共介入下的香港經濟,抱持悲觀。
-
烏學者:對中共觀感顯著惡化 台有實力參與重建
2022-06-16 13:34:38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IAS)今天(16日)舉辦研討會,邀請台灣和中歐學者探討俄烏戰爭對台灣和中東歐關係的影響。專精軍事和中國問題的烏克蘭學者普塔表示,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對中共的觀感顯著惡化,不再把中共當作朋友,因此他認為就算北京主動表態願協助重建,烏克蘭也不見得會接受。普塔還說,烏克蘭普遍把台灣當成是創新的機會,他相信不論在經濟、高科技或國防領域,將來重建烏克蘭時台灣都有參與的機會。
-
貼身拍下馬立波慘況 烏克蘭女軍醫自俄羅斯獲釋
2022-06-19 10:59:45美聯社報導,在烏克蘭,女軍醫白芙絲卡(Yuliia Paievska)以她在電玩「魔獸世界」的暱稱「塔伊拉」(Taira)為人所知。她之前利用貼身攝影機,記錄了她和團隊在兩週期間不分敵我拯救俄烏傷患的影片,內容共達256GB。
-
烏軍猛轟蛇島 俄軍全面撤離黑海戰略要地
2022-07-01 11:41:35俄烏戰爭方面,6月30日,俄羅斯軍隊撤出「蛇島」,放棄了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黑海前哨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