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報批張德江傘運禍首 習加快整肅江派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29 日訊】在「雨傘運動」兩周年當天,親共媒體香港《成報》,在頭版刊登文章,批評中共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是雨傘運動的導火索;質疑當時有人存心攪局,試圖在香港製造一場翻版的「六四」流血鎮壓。
2014年9月28日,香港爆發公民抗命運動,爭取香港特首「真普選」。
警方用胡椒噴霧驅散人群;市民撐傘堅持;「雨傘運動」由此得名。
「我要真普選!我要真普選!」
今年928,由大陸富商控制的香港《成報》,在頭版刊登文章,批評中共人大委員長,兼管港澳事務的張德江,當年錯估香港民情,出台831決定,變相促成了佔領事件。
2014年8月31號,張德江主持的人大常委會,給香港特首普選,定下嚴格條件。所有中共不歡迎的特首候選人,在提名階段就會被篩除。
9月28號開始,連續79天,全港人口大約1/6,約120萬人,陸續和平集會,呼籲北京撤回831決定。
中國問題專家 文昭:「《成報》接連發文,從批評梁振英,中聯辦,到矛頭直指向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從更廣泛一點的視野來看,似乎有更深的背景,當前遼寧一大批遼寧籍的全國人大代表因為賄選被罷免,那麼張德江作為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長,難辭其咎,也就是說在人大和香港這兩個方向,都受到了壓力。」
《成報》還說,「當時有人存心攪局,試圖在香港製造一場『六四』流血鎮壓事件。」
回看運動期間,多次有黑社會攻擊請願民眾,挑起衝突。港媒曝光,黑社會受到中共國安部和統戰部幕後操控。
激烈衝突下,在北京高官不斷提出「出動軍隊」、「武力清場」,但都被習近平否決。
當年12月15日,雨傘運動最終以沒有發生大規模流血事件告終。一週後外界回頭再看,運動幾次差點失控,背後可能並不簡單。
中國問題專家 文昭:「中共的特點是,一旦出現對群眾的大規模鎮壓,它第一,風向馬上向左轉,其次它就是要強調黨內的停止整肅,肯定是有人希望習近平手上沾血,讓中共高層這種反腐權鬥偃旗息鼓,有些受到打擊的派系正好趁機(過關)。」
雨傘運動過去2年,北京的政治角力還在進行,香港的自由環境不斷惡化。《成報》從8月底至今,連續刊登評論文章,用尖銳措辭批評梁振英,中聯辦,張德江,引發各界關注。
新唐人記者 林瀾 紐約報導
相關新聞
-
以「台灣」出賽!自由潛水好手獲亞軍秀國旗|台灣速速看
2022-05-26 22:12:21台灣自由潛水好手黃明峻與連林嵐時,賽前才被通知國籍被更改為「中華台北,台灣(Chinese Taipei, Taiwan)」,因此拒絕參賽以表達抗議,經多次溝通後,才成功以「台灣」名義出賽。黃也在無蹼恆重下潛(CNF)項目以63公尺的成績拿下亞軍,更拿著中華民國國旗上台領獎。外交部(26日)表示,中共若持續打壓將影響國際形象及增加台灣人民反感。
-
曾妄言買台積 中國紫光集團傳將執行債權清償|中國一分鐘
2022-06-29 22:24:43一度依靠過度併購、過高債務槓桿來擴張的中國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昔日曾揚言要買下台積電、聯發科,但近年陷入財務困境,因破產而進入重整程序,近日傳出將進行債權人的債權清償程序,預計將提出3項方案供債權人選擇。
-
辛普森家庭提中共勞改營 香港Disney+移除整集
2023-02-08 17:23:04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熱門卡通影集「辛普森家庭」中有一集提到中國的「強迫勞動營」,路透社查證後發現,這集已從香港Disney+串流服務中移除。
-
中共信用破產 習近平七一赴港「一國兩制」講20次
2022-07-01 14:03:08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同夫人彭麗媛,今天早上再次由深圳搭乘高鐵抵達香港,出席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的宣誓就職典禮。習近平擔任李家超的監誓人,在習近平的30分鐘演說中,全文共提到20次「一國兩制」,聲稱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而台下港府官員全部戴著N95口罩。會場外的街道冷清,駐有大批軍裝及便衣警員清場戒備,媒體記者雨傘都不能帶進會場。
-
台北成六四主場 重立恥辱柱.全球究責中共暴政
2022-05-30 14:46:53六四33周年,持續是中共敏感日、還以防疫理由嚴控天安門廣場,香港也以港版國安法箝制、禁止公開活動悼念六四。在台灣,多個主要人權團體,將在台北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舉辦六四系列活動,主題是「六四三三,民主抵抗專制,世界共撐自由」,重立被拆除的恥辱柱、全球追究中共暴政的責任。周一(30日),各NGO聯合記者會,預告活動。
-
港人七一遊行不再 警察治港開啟
2022-07-01 22:30:38今年7月1號,是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的日子。這一天民間異議全面遭到噤聲,同時也開啟了警察治港時代。中共保證香港制度「五十年不變」的承諾才過去一半,香港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蘇貞昌:中共一國兩制根本不堪檢驗
2022-07-01 16:36:43新聞開始先來關心,香港主權移交25年,國際再次抨擊中共不守承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訪問香港,聲稱一國兩制讓香港所謂的「浴火重生」,對此,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受訪時說,中共答應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但現在連自由都蕩然無存,可見中共一國兩制根本不堪檢驗。
-
習訪港談話面前空蕩 如入敵營憂黨內火拼
2022-07-01 11:41:22七一前夕,習近平抵達香港,但要回大陸深圳過夜,明天七一白天再來香港。學者分析,共產黨各系統在香港插旗非常複雜,習近平擔心的不是所謂外國勢力,而是黨內火拼。
-
全球廿多城悼六四 台立恥辱柱究責中共反人類
2022-05-30 21:53:49六四33周年,國際特赦組織宣布,全球至少20多城市參與悼念、聲援香港。台灣則是唯一公開悼念六四的華人社會,人權團體周一(30日)預告系列活動,強調紀念六四的意義,超越六四屠殺本身,自由世界面臨對抗極權反人類的戰爭,追究中共政府暴政的責任,已是全球最重要的人權議題。
-
習近平七一訪港不過夜 全港禁飛無人機
2022-06-29 13:33:38日前,香港警方已經證實,習近平將到訪香港參加「七一」活動,和新任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就職典禮。但有消息傳出,雖然是連續兩天的行程,但習近平不會留宿香港,而是每天返回深圳。專家認為,習近平此舉,反映出他對香港的很多事都不放心。
-
習訪港合影議員確診 習成密接 北京沉默
2022-07-05 16:40:05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日前證實,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此前,他曾與習近平合照。網友熱議,按照中共自己的清零規定來看,習近平是密切接觸者,應該隔離。
-
趙立堅推特文登熱搜榜 陸網諷:不存在的軟件|中國一分鐘
2022-06-16 17:13:18日前,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圖,推介長沙。此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牆內的大陸網民有的詢問「什麼是推特?」有的質問「他為什麼能上推特?」「只許州官點火」、還有網民嘲諷:「不存在的軟件居然能在中國的微博上熱搜。」
-
中國封城悲劇 丹東老人餓死20多天才發現|中國一分鐘
2022-06-27 22:09:02與北韓接壤的中國城市丹東市,歷經了兩個月的疫情封城,引發許多次生災害。一位獨居老人餓死在家中,臉都腐爛透了,無人知曉,直到有氣味傳出,這才被鄰居發現。而24日剛剛解封的丹東,而週六傳出有地方又被封控;當局開始在振興區推行區級健康碼,也就是所謂的「振興碼」,遭市民批評是讓人寸步難行。
-
香港遭消聲.台北六四晚會 台港外籍2千人夜悼
2022-06-05 08:06:25六四33週年,台北中正紀念堂的悼念晚會,現場約2千人參加,許多人在8964布條上擺上燭光。現場有六四親歷者、台灣跨黨派政治人物出席聲援,人在海外的六四學運領袖王丹、香港運動領袖周永康等人透過影片致詞。看到現場記者庭譽的說明。
-
習訪港兩天住深圳 分析:怕暗殺或怕疫情
2022-07-01 13:20:39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在深圳過夜,此次的行程,一直保密,官方事前沒公布或確認消息。分析指出,疫情與暗殺,都是中共黨魁此趟香港行的擔憂。
-
六四33周年 布林肯:勇者不被遺忘.美追責中共
2022-06-04 21:11:56歡迎回來。六四33周年,全球多國舉行悼念活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發表聲明,譴責中共侵犯人權、禁止香港悼念活動。香港雖然仍有個別紀念活動,但都遭受當局不同程度打壓干擾。日本NHK海外台訊號甚至被切斷。德國駐中大使館的微博發出燭光照片,卻遭過濾刪除。
-
六四33週年 台北悼念晚會 重立恥辱柱
2022-06-03 12:42:00港人今年無法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台北將成為六四集會主場,明天星期六晚上六點40分,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將會舉辦六四悼念晚會,明天現場也將為香港大學「恥辱柱」揭幕,象徵台灣接續香港不忘六四。新唐人電視也將為您直播集會。
-
專列加防彈車 習近平訪港將遇狂風雷暴
2022-06-30 13:51:546月30日,習近平將離開大陸 訪問香港,本次除了龐大的保安陣容,宣傳控制也格外嚴厲,連親共媒體都被限制採訪。
-
習近平七一快閃離港 一國兩制口號突顯中共背信
2022-07-01 21:54:38火線新聞,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離開香港返回深圳後,今天早上再次搭乘高鐵抵達香港,參加李家超的宣誓就職,並發表講話,全文共提到20次「一國兩制」,下午1點又匆匆離開香港。習近平這次一天半的訪港行程,卻沒有在香港過夜,受到外界格外關注。
-
接棒港悼六四!台灣重建 「恥辱柱」撐民主
2022-06-05 14:54:34在六四33週年之際,台灣繼續承接香港的棒子,舉辦六四悼念晚會。由於香港連續三年遭禁止舉辦悼念,晚會現場,湧現滿滿的香港情懷,傳出一陣又一陣「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呼聲,民團也以3D列印的方式,重建3公尺高的恥辱柱,豎立在中正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