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脫鉤 強化供應鏈 美兩黨議員共識擬提法案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03 日訊】美國總統拜登2月底簽行政命令,指示對美國的部份供應鏈,展開為期100天的全面評估,品項包括大容量電池、藥品、稀土礦物和半導體晶片等。此外,美國國會兩黨領袖將合作起草立法,為供應鏈當中 受衝擊且面臨中斷問題的產業,提供資金,以應對來自中共挑戰。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日前表示,國會各委員會兩黨領袖已開始擬定立法,目標為擊敗中共,並創造新的美國就業機會。
這項跨黨派的重大立法措施預計將在近期推出。據了解,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晶片、人工智能、5G、量子計算、生物醫學研究等領域投入大筆資金,補足製造業和供應鏈生產漏洞。
眾議院中國工作組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表示,這項立法措施目的是推動美國與中國有針對性的「脫鉤」,增加美國供應鏈獨立性、減少對中國依賴。同時還可能將部分台灣和韓國製造的產品轉移到美國或其它更安全的盟國,與這些國家合作。
他表示,拜登已表態全力支持國會的這項立法。
拜登總統2月底簽行政命令,指示各個部門機構對美國的大容量電池、藥品、稀土礦物和半導體晶片的供應鏈展開為期100天的全面評估。
目前,美國政府在審視和制定策略應對北京在地緣政治和技術上的威脅。
新唐人記者 王愉賀 尚敬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非紅供應鏈」企業撤中 投資台灣方案逼近兆元
2020-04-13 20:33:01中共肺炎疫情,也燒出全球供應鏈,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弊端,美國、日本,傾向補助企業加速撤出中國,台灣官員也表示,台商之前在貿易戰還有些遲疑,現在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回流,或是轉往其他國家布局。
-
全球供應鏈大重組 疫情過後或將「去中國化」
2020-04-13 20:58:27中共肺炎肆虐全球,造成全球供應鏈大規模重組,不少企業紛紛撤離中國,打包走人。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在內,都正採取實際的行動,加快產業從中國轉移。不少學者指出,從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到近期爆發的疫情,「去中國化」、「與中國脫鉤」似乎已成為趨勢。
-
川普政府再挺台 蓬佩奧:台美經濟繁榮對話20日登場
2020-11-11 15:12:58台美關係又一重要進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日在國務院記者會宣布,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將在20日展開。
-
全球企業遷離中國 外媒:川普貿易戰已得勝
2019-04-06 21:01:26好的,川普樂看美中貿易進展,美股標普500,周五(5日)已經連續七個交易日上漲,道瓊工業指數則進逼歷史新高,而從去年開始,美國政府對中共實施懲罰性關稅之後,不少外資企業紛紛撤出中國市場。紐約時報就指出了,無論美中雙方最後是否達成協議,貿易戰已經讓不少外國企業將供應鏈從中國移出,甚至連中國企業也在思考要出走海外,報導指出,這已經是川普取得的巨大勝利。
-
調整產線因應貿易戰 巨大:中國製造時代已結束
2019-06-18 20:45:46好的再來看到,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全球製造業的生產版圖是重新洗牌。台灣自行車大廠巨大的董事長杜?珍,日前接受外媒《彭博》專訪時就表示,去年她就注意到了,中國製造的時代以及供應鏈全球化的時代已經結束,而去年,公司就率先開始將部分的產線移出中國。
-
貿易戰成陸經濟催命符 台商回流創新高
2018-09-03 13:47:55美中貿易戰,正加速外資撤離中國步伐,來看到,投審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台商匯回台灣的金額,創下新高,達到81億元。此外中國出口數據,已經連續三個月呈現下滑,而外商基金經理人,對今年中國市場投資,也抱持較為審慎的態度。
-
台商小心!美示警勿與侵害中國人權供應鏈合作
2020-07-03 22:35:21美國四個部會1日聯合公告,提醒工商企業注意供應鏈,是否涉及參與中國各地的侵害人權活動,面臨法律等風險。學者提醒,美方下一步可能有動作。台灣的國會議員表示,台商要小心被波及,台灣政府也應該在政策法令面採取行動。
-
華為要台積電遷中國生產?得過三大關
2019-01-30 20:19:52好,針對美國近日正式起訴華為,日媒報導,因應美國可能採取的禁令,華為要求包括台廠台積電、日月光等供應商將部分產能移往中國。法人分析,台積電在台灣有完整的供應鏈,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求台積電移轉產線,根本,不太可能。
-
中共抗疫外交爆退貨潮 國際警惕「中國製造」
2020-03-31 20:45:05近期,部分國家向中國購買醫療用品,卻發現不良率過高,不得不緊急召回,爆發一波退貨潮。這波疫情讓全球警惕,過度依賴「中國製造」的危機,預期企業的生產線,將加速離開中國。
-
中國製造變印度製造!蘋果計畫20%產能轉至印度
2020-05-12 17:43:28中共肺炎病毒,加速製造業思考供應鏈多樣化,近期美中態勢升溫,成為導火線,印度媒體報導指出,蘋果正計畫把將近五分之一的產能,從中國轉移到印度,未來五年內投資規模達到 400 億美元,也可能使印度,成為蘋果商品最大出口國。
-
蘋果供應鏈急徵才!大廠500億投資台灣
2018-09-26 07:44:41再來看到,製造業回溫,勞動部「台灣就業通」就業服務資料庫指出,受惠於國際大廠蘋果的備貨潮,8月台灣「製造業」新登記求才人數為4萬9,211人,月增2.17%。平面媒體報導,包括大立光急徵100位作業員,景碩、力成、台達電、頎邦、國巨、廣達等供應鏈也有大規模徵才。另外,記憶體封測龍頭力成,將斥資500億元,在竹科興建台灣第一座,業界最先進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生產線,預計2020年下半年裝機量產,將創造3千個就業機會。
-
勝過中日泰!美媒看好台灣成電動車王國
2018-06-02 20:22:57科技趨勢帶您聚焦,台灣產業實力被看見!科技媒體報導,美國最大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的前員工指出,台灣供應鏈的靈活性,是中國、泰國以及日本都沒有的,台灣要成為電動車王國,可說相當有潛力。
-
謝金河:台灣5成電子業10年內將出局
2016-01-11 07:33:41好,2016大選,科技產業政策也成為英倫辯論的關鍵話題,財經專家謝金河在臉書指出,台灣電子業面臨紅色供應鏈壓力,又無法開拓新供應鏈,他警告,未來5到10年,台灣業者恐怕有半數以上會出局。謝金河強調,台灣過去太重視硬體製造,忽略了網路應用,未來Google、亞馬遜、臉書領銜的新經濟,都不必像蘋果公司一樣,倚賴台灣硬體供應鏈。接下來可能是,台灣電子產業 傳統產業化,小型電子公司碎片化。
-
全球產業「斷鏈危機」 疫情影響全球500萬家公司
2020-03-22 20:58:21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根據全球商研公司鄧白氏最新報告,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覆蓋中國9成企業,也影響到全球500多萬家企業。台灣工總已經警告,三月份電子業可能面臨供應鏈斷鏈危機,另外,智慧型手機部分,從原先的樂觀,轉為審慎保守,多家指標業者紛紛看壞,市場分析,今年第二季手機訂單可能出現下修風險。
-
川普警告勿拖延 勾勒中共經濟末日場景
2019-09-04 07:04:0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貿易戰進展,美國總統川普週二(9月3日)發文表示,美中之間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但他警告,如果美中沒有解決貿易爭端,並且他贏得連任,那麼對中共來說,「協議會變得更加艱難!」「與此同時,中國的供應鏈將崩潰,企業、就業和資金將會消失!另外,瑞銀專家預測,2020年前美中雙方可能無法達成貿易協定,但貿易摩擦應不會再進一步升級;但過程中,恐為中國帶來資本支出下跌、失業率上升、房地產市場下滑等風險。9月2日,人民幣在岸價,再次刷新11年半新低。
-
貿易戰台商回流 經濟部:第2波還有10幾家
2018-10-01 21:16:12美中貿易戰開打,兩岸投資環境出現巨大變化,不少台商更是思考供應鏈搬遷,今天經濟部投資事務處長張銘斌,受訪談到,除第1波已經有20幾家廠商,有意願回台投資擴廠,後續還有第2波,總計10幾家企業,正在考慮調整產能,也代表產業風向球。
-
中國光谷重災!日經:封城重擊「中國製造2025」心臟
2020-02-14 17:38:24武漢肺炎疫情,中共內部不斷批露各項消息,產業面的影響也逐漸擴大,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重創「中國製造 2025」的心臟,員工無法返回上班,對汽車製造,還有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高科技產業,都造成影響。
-
Google分手華為!謝金河:台廠務必跳出大陸
2019-05-21 20:08:27美國政府下令「封殺」華為,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宣布,暫停與中國手機大廠華為合作。財經專家謝金河表示,貿易戰持續升溫,台灣電子五哥首當其衝,加上美國政府對華為出招,將衝擊華為供應鏈,台灣的廠商一定要從中國跳出去,才有機會。
-
日媒:蘋果擬三成產能撤陸!求台廠評估成本
2019-06-20 07:04:06另一個財經焦點,美國蘋果公司傳出要把在中國15%至30%的產能撤出。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將對供應鏈進行調整,要求包括、鴻海、和碩、緯創等台灣代工廠進行產能評估,將15到30%的產能從中國移轉至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分散美中貿易戰的風險與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根據蘋果官網數據,中國目前有約500萬人的工作仰賴蘋果生產,其中包含180萬名軟體及iOS開發人員。
-
日印澳減少對中依賴!莫迪宣示打造印度供應鏈
2020-09-04 20:08:11正當全球供應鏈重組,印度總理莫迪表示,今年以來,印度已經吸引20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莫迪提議重新塑造全球供應鏈。他表示,供應鏈不能只考慮成本,還要考慮能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