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小型養豬場仍禁廚餘餵豬 陳吉仲:轉型或退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30 日訊】歡迎回來。為了防堵非洲豬瘟,全台養豬場禁使用廚餘1個月,10月起飼養200頭以上豬場,可恢復使用廚餘,但273間小型養豬場或免登記的小型養豬戶,仍禁止使用廚餘。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將輔導轉型或退場。

    為了建起防堵非洲豬瘟的第一防線,農委會禁廚餘養豬快滿一個月,初步看來,是守住了。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檢出)陽性的最後案例是在9月6日,過去這20幾天,已經沒有所謂非洲豬瘟的陽性,後天(10/1)所有199頭以下的畜牧場,不能有任何的事業廢棄物廚餘。」

    國內目前取得合格廚餘養豬場約676個,其中199頭以下的小規模養豬場有273場。

    10月起,飼養200頭以上豬場,可恢復使用廚餘。但考量小型養豬場,設置廚餘蒸煮設備有困難,廚餘又是非洲豬瘟傳染最大的風險,因此將要求轉型,改成飼料餵食。每頭豬隻補助2500元,還補助1到20萬元,用來改善餵飼系統。如果業者有意願退場,設備拆除則以每平方公尺1200到1800元計算;廢棄物清運,則補助上限15萬元,依養豬場規模,還有最高60萬元獎勵金。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我們連20頭以下每頭用1萬元的定額補助,有這樣一個最新的措施,我們的100平方公尺以下不同規模以下的,40萬50萬60萬的這個定額獎勵,比兩年半前還更優惠。」

    除了持續把關國內肉品來源,農委會補助、獎勵也雙管齊下,希望鼓勵小型養豬戶轉型甚至退場,不只要把非洲豬瘟擋在國門外,也要進一步協助國內養豬產業全面升級。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