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法引領 青年返鄉接續養殖業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6 月 27 日訊】同樣也是在雲林,口湖鄉一位七年級生林家豪,國中離家到台北麵包店工作,兩年前返鄉接續父親的養殖業,採用生態法和爸爸的人生哲學,讓他的白蝦、虱目魚和螃蟹長的又大又健康。

    口湖青年 林家豪:「白蝦十五公分,這是從去年九月開始養。」

    養了十個月的白蝦,活蹦亂跳,肥美又健康,這來自雲林口湖的生態池。

    口湖青年 林家豪:「比如說像虱目魚也是吃藻類,藻類太多的時候會蓋住土,會讓蛤蜊生長變慢,甚至會悶死,就養魚下去吃那個藻,螃蟹再下去吃魚,就不用用到藥。」

    國中就離家,兩年前為了陪伴年老的父親才返鄉,林家豪從爸爸身上學到很多養殖技巧,但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學到人生的哲學。

    口湖青年 林家豪:「(收入)是沒有比麵包店好,但是生活步調會比較慢一點,這種東西就是看天吃飯,今年也許收成就很好,比麵包店好,可是明年就不一定,看氣候,我爸就跟說講,回來放這個的話,心就要放平常心,今年收多收少都是老天爺的。」

    林家豪爸爸 林清課:「回來故鄉父子在一起的時間機會多一些,(他會不會難教),不會啦,我們父子很好溝通。」

    用蛤蜊、虱目魚、藻類還有螃蟹,形成天然食物鏈,林家豪說一開始就能成功養大、養肥美,關鍵就是不要急。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